動態疲勞試驗機的操作流程不算極度復雜,但需要遵循標準化步驟并具備基礎專業知識,核心是 “參數設置 - 樣品準備 - 試驗監控 - 數據處理” 的有序執行,新手熟悉后可獨立操作。整體流程可拆解為 4 個關鍵步驟,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操作要點,按規范執行能大幅降低復雜度:
-
前期準備與參數設定
- 先根據測試需求(如材料類型、測試標準)確定核心參數,包括載荷類型(拉伸 / 壓縮 / 彎曲)、載荷大小、循環頻率、目標循環次數等,通過設備軟件界面輸入并保存方案。
- 檢查設備狀態,比如液壓系統油量(液壓驅動型)、傳感器校準情況、安全防護裝置(如急停按鈕、防護門)是否正常,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測試偏差。
-
樣品安裝與固定
- 按標準要求制備試樣(如金屬試樣需加工成特定尺寸的啞鈴狀),用設備的夾具將試樣裝夾牢固,確保裝夾位置居中,避免試樣歪斜導致受力不均,影響測試數據準確性。
- 啟動預加載程序,施加微小載荷檢查試樣是否安裝到位,同時確認傳感器數據是否正常反饋,比如載荷值是否與設定預加載值一致。
-
試驗運行與實時監控
- 確認所有準備工作無誤后,啟動試驗程序,設備會自動按設定參數施加周期性載荷。
- 測試過程中需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,觀察載荷 - 時間曲線、位移變化等數據是否穩定,若出現異常(如載荷驟降、試樣異響),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鈕終止試驗,排查問題后再重新開始。
-
試驗結束與數據處理
- 當試樣斷裂或達到預設循環次數時,試驗自動停止。設備會生成原始數據報告,包含疲勞壽命、應力 - 應變曲線等關鍵信息。
- 操作人員需導出數據,按測試標準進行分析整理,生成最終測試報告,同時清理設備夾具,關閉電源與輔助系統(如液壓泵、冷卻系統)。